纵观当下K12线上课后辅导行业,直播已成为各机构产品交付的主要载体。而目前,市场上已形成三大主流产品模式——双师大班、一对一和在线小班。当下竞争可谓多头林立,三大模式下均未出现绝对领导的机构。
上述提及的三大主流产品模式各有优劣势,且从战略到执行层面亦大相径庭。因此,K12线上教育机构受自身资源和能力限制,如何进行业务布局和扩展成了必须思考的问题。
01双师大班模式
教师和学生资源有极高的规模化要求,伴随着获客成本降低,边际效益将愈加明显。基于双师大班已被验证的良好盈利模式,一些传统教育公司、在线教育公司、甚至是互联网巨头都瞄准了这一细分赛道。
好未来旗下的学而思网校、新东方旗下的新东方中小学网校、卓越教育旗下的果肉网校、掌门旗下的掌门优课、腾讯旗下的企鹅辅导等纷纷入局。双师大班模式下的头部机构正通过极高的推广费用获取生源,形成双师大班的规模效应,从而获得可观经营收入。
尽管双师大班在盈利模式上的优势显著,但在运营和人才管理方面对机构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普华永道认为,双师大班机构的关键成功要素之一是主讲老师与助教提供超预期的服务,并使之转化为家长可见的学习效果。
受大班直播特性,机构对主讲老师供给需求相对一般,但对助教的需求极为旺盛。助教承担着面对学员和家长的角色,直接影响了用户对机构的信任程度,能够持续招募并留存负责任且辅导效果好的助教将是双师大班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02一对一模式
在课程开发、配套服务、平台系统等方面的投入较轻,起步相对容易,但其模式的难点在于学员和师资的可持续性。这一模式的主要目标用户是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员或家长对孩子学习有相对明确的个性化需求,其中又以升学年级(高三和初三)的需求最为明显。
高三和初三的学员受年级的自然性质决定了其续课的低可能性;加之受家长对学习效果反馈的急切性,一旦成绩提升不显著,一对一模式下家长对于机构和老师的转换会更为频繁。此外,对于一对一机构而言,教师的可持续性亦是一大难题。
双师大班模式下产生的规模效应使得教师薪酬远高于一对一教师,基于这一情况,大多一对一机构均以招募兼职教师为主,这对机构留存和管控师资提出了一定挑战。
同时,一对一模式下的机构当下正面临来自行业头部机构的营销大战,导致获客成本高企。学员和师资的可持续性和营销成本高企——这两大问题正成为不少以一对一为主要业务的机构的头等难题。
03在线小班
是近来不少机构正逐步探索的模式,主要布局应试需求大,同时又具备素质教育属性的单科领域(如英语、数学、语文等)。受不同城市级别家长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相对于一对一而言较低的单价,在线小班应运而生。
然而,在线小班模式的运营模式与双师大班和一对一有着巨大的差异——用户侧的家长需考虑上课同伴、课程体系、上课时间等方面,而机构侧则面临排课繁复、退课换课等难题。仅以班型设计而言,一对二、一对四、一对六可能并存,这使得市场上的机构普遍面临着满客率低与退班率高的两大难题。
通过对国内开设在线小班业务机构的持续观察,我们认为新东方旗下东方优播是目前探索在线小班模式中运营相对成熟的机构之一。东方优播以低线城市作为切入口,通过布局城市体验店完成引流,用以教育新用户,并为当地学员和家长选课提供支持。
在课程设计上,东方优播以一对四至一对六的班型为主,以城市为单位设计适用于当地的课程内容,并依托在武汉成立的教师培训中心为东方优播全国扩张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
通过梳理行业内不同教育机构的业务布局,我们已观察到有一些机构始终专注于某一细分业务,另有一些主营一对一的机构开始布局双师大班业务以增强机构整体的盈利能力,亦有一些主营双师的机构依托其积累的大量学员和教师资源,拓展一对一和在线小班的业务以迎合不同客群的需求。
可见,K12线上教育机构在选择不同业务模式的组合时,需充分考虑机构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并思考自身资源和能力在不同业务模式间的相互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