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台子镇三台子村的亩小粒康贝尔葡萄又获得了丰收。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种植户“就地销售”,直接把葡萄卖给村里的合作社。合作社经过初加工后,再把葡萄果肉果粒销售给大连、丹东等地的果肉加工企业。通过新上葡萄初加工项目,三台子村葡萄生产逐步由“葡萄串”延长为“葡萄链”,种植户的收入是往年的三倍多。
现在正是小粒康贝尔葡萄采收上市销售时节。一大早,种植户郭晓磊就忙着把采收的葡萄运到村里的葡萄合作社销售。今年他家的葡萄卖出了每斤3块钱的高价,收入是往年的三倍,每亩葡萄纯收入超过了2万元。
三台子村种植小粒康贝尔葡萄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小粒康贝尔葡萄种植专业村,种植面积约占三台子镇总种植面积的20%左右。
今年,三台子村*支部村委会在*史学习教育中把新上葡萄初加工项目,减少葡萄销售中间环节,增加种植户收入,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内容,多方筹集资金,领办合作社,建起近平方米冷库和平方米的葡萄去皮加工车间,把收购的葡萄通过脱粒、扒皮、分拣、包装、低温速冻,加工成果肉果粒后,直接销往果肉加工企业。
三台子村生产的葡萄果肉果粒以每吨元的价格,直接销往大连、沈阳地区的外贸出口企业和加工企业。今年,村民葡萄种植收入比往年增加了多万元,合作社实现产值近8百万元,解决名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小小的葡萄串儿正逐步变成产业化经营的“葡萄链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