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之父——罗登义
上世纪40年代,时任浙江大学农化系教授的罗登义先生,为解决战时民众和抗日将士的营养缺乏问题,在贵州湄潭、花溪等地,采集各种野果野菜,分析其营养成分,力求找到更多的野生食品资源用于缓解劳苦大众之饥苦,救民生于水火。
在贵州山区进行营养调查时,罗登义发现了一种叫做刺梨的*色野生果子,便率先对刺梨的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和报导。年,罗登义团队初次发掘刺梨的营养价值并有效应用。
罗登义,贵州省贵阳市人,最早的刺梨研究专家
全国著名农业生物化学家,教育家。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农业化学系,先后在成都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年,加入中国共产*。年8月17日安然与世长辞,享年95岁,安葬于贵州农学院桐木岭职工公墓。
贵州刺梨,维C之王
~年间,罗登义开始对种水果蔬菜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他发现,刺梨含丙种维生素特别丰富,年秋季号《药学文摘》刊登了罗登义先生的“各种食物中丙种维生素之含量”。这是我国对刺梨研究的最新发现、新突破和新成果。
在罗登义的研究中发现,贵州的野生刺梨果实富含丰富的VC、VP等营养物质,其中每g刺梨果肉中维C含量可达-mg,远远高于其他任何果蔬,在国内外学界引起了轰动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