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
0
第一阶段
炎性反应期术后天~周
目的:减轻关节疼痛,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方法:①活动髌骨;②直腿抬高;③屈膝锻炼(足部不离开床面);④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⑤伤口定期换药。
.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踝泵):
踝关节用力、缓慢、全范围的跖屈、背伸活动,每日2小时次,每次~2组,每组20个。
2.活动髌骨:
术后第天开始,上下左右推动髌骨,活动后立即冰敷0分钟,每日次,重复3天即可。
3.直腿抬高训练:
伸膝后保持膝关节伸直,抬高至足跟离开床面0~5厘米处,保持30~60秒/次。每天锻炼3组,每组20~30次。
4.膝关节活动度锻炼:
要求患侧膝关节能够被动伸直到0度,屈膝关节到达60度(足部不离开床面)。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锻炼的原则是被动的闭链的屈膝锻炼。
仰卧位闭链屈膝锻炼:要求屈膝过程中足跟不离开床面,在床面上活动,称为“闭链”。
也可以采用足沿墙壁下滑锻炼来代替;或可以坐在椅子上,健侧足辅助患侧进行屈膝锻炼。
每日锻炼4次,每次约小时。
02
第二阶段
(术后2~4周)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及稳定性,改善步态。
方法:如上继续加强肌力训练、逐渐增加负重的行走训练,同时进行初级锻炼程序。
初级锻炼程序(点击可看大图):
术后2周:
足尖着地行走:患腿向前迈出脚尖着地,同时双拐向前放在与脚,尖同一直线处,健腿跟上。
术后3周:
全脚掌着地行走:患腿向前迈出全脚掌着地,同时双拐向前放在与脚尖同一直线处健腿跟上。
03
第三阶段
(术后5周~3个月)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至与健侧相同。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
中级锻炼程序(点击可看大图):
术后5周:术后5周,加强步态训练,开始在双拐保护过度到单拐保护下进行行走步态练习。
术后6周:
术后6周脱拐,脱支具正常行走。(强化下肢的肌力)
足尖抬起靠墙站立:身体靠墙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足尖翘起,0秒钟/每次,每组0次,每天3~5组。
靠墙下蹲:身体靠墙,两腿与肩同宽,角度逐渐递增(5,30,45,60,75,90°),缓慢向下滑动,要求小腿与墙保持平行,每次动作维持0秒,每组0次,每天3组。
上下楼梯:上台阶时健腿先上,足底登稳,膝关节绷直后患腿迈上。下台阶时患腿先下,足跟登稳,膝关节绷直后健腿迈下。每组0次,直到步态正常,活动自如止。
弓步转移:角度逐渐增加,以患者能耐受为准。每个停留0~30秒钟,每组0个,每天5组。
04
第四阶段
(术后4个月~6个月)目的: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逐渐恢复运动。
.俯卧及站立位勾腿练习。
2.膝伸直负重练习,同时进行高级锻炼程序。
3.开始游泳(早期禁止蛙泳)、跳绳及慢跑。
4.运动员开始基项动作的专项练习。
高级锻炼程序(点击可看大图):
05
第五阶段
(术后7个月~年)目的: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强化肌力及跑跳中关节的稳定性。逐渐恢复剧烈活动,或专项训练。
图注:左-8字跑;中-单腿跳;右-折返跑
通过测试,患健关节活动度达正常,肌力达健侧85%以上,则可完全恢复运动。
注意事项、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
3、关节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属正常现象。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4、条件允许,术后康复的时候可以全程贴敷黑膏药辅助治疗康复,可很好的减轻和消除一些术后伤口不良反应(比如变天时候伤口发痒不适等),加速愈合进程。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科普参考,不针对任何具体患者或病情,也不作为任何具体的诊断意见和结果判断。
觉得有用?欢迎转发让更多朋友受益↗↗↗(点击左下方“阅读全文”,可了更多信息)
落枕了?别担心,这四招可帮快速缓解!
保护颈椎,不妨试试这些成语中的护颈小招!
*晒平板支撑照引热议你知道如何正确练习吗?
就现在:你的颈椎正承受多少重量?24小时保养手册了解下!
腰痛的人最想知道的8个问题!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践指南》发布!
半月板损伤能自愈吗?必须要手术吗?
记忆力变差?有可能是颈椎病在捣*?!
小孩也会得关节炎?医院儿科主任怎么说……
摸/接/端/提接骨续筋……CCTV纪录片揭秘传统中医正骨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