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美国科学家提出一个建议,用面包果当主粮,
TUhjnbcbe - 2025/6/30 19:43:00

世界粮食计划署认为气候变化有可能会引发更加严重的粮食危机。

如何解决当下气候变化下可能引发的粮食危机,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今年,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建议,他们建议低纬度地区多种植面包果,用来代替大米、小麦等主粮。

美国西北大学的专家丹尼尔霍顿(DanielHorton)说:“在面对气候变化引发的粮食危机时,应在粮食安全战略中重点考虑面包果,用面包果代替玉米、水稻、大豆等主粮。”

那么问题来了,面包果到底是什么水果?它真的可以用来代替主粮应对粮食危机吗?我国能种植面包果吗?

一个非常容易混淆的“假水果”

当我们说到“面包果”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它是原产于非洲的猴面包树的果实。实际上,面包果跟非洲的猴面包果没有任何关系。非洲的猴面包果是木棉科猴面包属果树,它的果实内种子非常多,干巴巴的,根本很难当粮食来吃。

猴面包果

在网上很多人把猴面包果与面包果混淆了。

面包果指的是原产于东南亚地区的“桑科波罗蜜属”的果实,它跟波罗蜜是同一属的水果。

猴面包果被人叫成“面包”主要是它的外形像面包,面包果被人叫成面包,则主要是它含有丰富的淀粉。面包果就像挂在树上的一个大土豆一样,果肉水分非常少,里面满满地全是碳水化合物,果肉可以直接拿来当面包烤着吃。

面包果

虽然猴面包树和面包树只是差了一个字,但两者的果实是完全不同的,以后不要把它俩再混淆了。

面包果说它是水果,有些“冤枉”它了,它真的一点儿也不水。在不少面包果产区,都是把面包果当成粮食来吃的,吃它的方法就跟吃土豆和红薯一样,反正把它当成一个大个的土豆和红薯来看就行了。

红薯和土豆都曾经帮人类应对过粮食危机,那么面包果这一次可以帮助人类吗?

面包果在应对粮食危机上有3大优点:

1.面包果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气候导致的粮食危机主要是体现在一些气象灾害上。

像古代我们种小麦、水稻、玉米的时候都要讲究一个“风调雨顺”。不然,很有可能会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如今,有了各种农业科技,才能稍微应对一下气象灾害。只是,大多数粮食作物还是要靠天吃饭,没有好的天气,丰收就很难。

小麦、水稻、玉米相对于面包树来说,更加的“脆弱”一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差。如果发生了气候变化,这些主粮很有可能会大量减产。而面包树则不同,面包树是乔本果树,对环境的适应力相对小麦、玉米等作物更强一点。

2.面包树的产量非常大

一棵面包树树的果实产量能达到多斤,含有的物质大多数都是高热量的淀粉。像小麦的亩产量大约是在-斤,2-3棵面包树的产量就能抵得上一亩小麦的产量,小麦能磨成面粉吃,面包果同样也可以磨成面粉来食用。

当然,木本粮食不仅仅有面包果,像原产我国的板栗,也是一种木本粮食。但板栗的产量就相对面包果来说太少了。像山上的野板栗,一棵大约七八年的板栗树,摘下板栗去掉带刺的外壳后,能收获的干板栗也就几十斤而已。

在产量上相比较,面包果的确更适合当木本植物中的主粮。

3.气候变化有利于面包果生长

美国专家认为气候变化的表现主要是全球逐渐变暖,而面包果的生长习性恰恰是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如果全球进一步变暖的话,可能未来会有大量的亚热带地区变成热带地区,给面包果提供更多适宜生长的环境。

也就是说,目前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向着面包果生长有利的方向变化的。

从这3点来看,面包果的确可以当作一个备用的“木本粮食”。

不过,面包果也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面包果的局限性

首先,面包果是原生于热带的果树,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比较适合低纬度地区种植,像我国海南、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区可以试着种植。如果你要是想在东北三省种植面包果,那估计就是在跟面包果开玩笑了。

气候再怎么变暖,高纬度地区也很难种植面包果,还是得种小麦、水稻和玉米。这三类作物的适种范围在全球都很广泛,这才是它们能成为主粮的核心原因。

面包果在适种范围上太过于狭窄了,都不如我国的板栗,板栗在我国不分南北绝大多数省份都能种植,面包果肯定做不到这一点。

如果面包果难以在我国广泛种植,在我国就很难成为粮食作物了。

其次,面包果的贮藏性相对于粮食来说比较差。面包果的果肉成熟后,一般在3-5天内就得食用,否则就有可能坏掉。放到冰箱里也最多贮藏10天左右,这么短的贮藏时间,如果大量的贮藏面包果估计贮藏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这是面包果当作粮食作物的两大局限性。

把面包果当主粮对大多数地区来说都不太现实,只不过如果是热带地区的一些国家,是可以尝试着把面包果当主粮来发展的。

你认为面包果未来能成为一个粮食果树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科学家提出一个建议,用面包果当主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