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批改作文,学生用以表现母爱的材料很大一部分是母亲有好东西不舍得吃,省下来给孩子吃,比如吃鱼的时候专挑鱼头,把鱼身子留给孩子吃,吃水果的时候总是挑那些坏掉一部分的,把好的留给子女等。在很多孩子的记忆中,妈妈的口头禅就是:“你吃吧,妈妈不爱吃”,其实好东西谁不爱吃呢,只是为了省一点给孩子吃罢了,这便是无私的母爱。
一个年轻的妈妈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了一张图片,本来是想借此来表达一下当妈妈的不容易,表现一下自己对孩子的爱,没想到评论区却跑偏,自己也被喷得体无完肤的。
图片只有一张,盘子里放了一些切好的芒果,果核留在砧板上,图片上配了一段文字:自从有了两个孩子后,我吃三个芒果核,芒果肉都是孩子的,我就只配吃芒果核了!
在多数人看来,这图片和文案也算是正能量了,满满的母爱,给人一种“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感觉。一般来说,这样的文案和图片发到网上,虽然不一定会受到一致的高度赞扬,但是也不至于被喷得很惨,那网友们是从什么角度评论这位女家长这种“晒母爱"的行为不妥的呢?
首先,有网友认为这位家长这样做有刻意”作秀“之嫌,家长为了孩子吃点亏,是心甘情愿的,一般都是默默地付出,唯恐孩子知道,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而不会高调宣传。再则现在经济条件提高了,孩子的零食水果也比较充足,很多孩子并不在意多吃一口少吃一口,也许在他们看来,爸爸妈妈不断叮嘱多吃反而是一种负担。
所以有网友评论:”又不是买不起,非要这么做,来彰显母爱无私”;“我不会这样自我感动,想吃的自己就吃,多买点就行了”;“如果真吃不起,大家都别吃,要吃就一起吃”;“妈妈又不低孩子一等,凭啥只配吃芒果核?”
很多家长也吃芒果核,其实主要并不是节省和彰显母爱的,多是因为芒果核不好啃,孩子啃不干净不说,还很容易弄得满身都是。而且在啃完核之后,也是可以吃点果肉的,只不过如果孩子喜欢吃,自己就少吃一点而已,芒果也不是很贵,实在喜欢吃,再买一点就是了,如果真的家庭不宽裕,芒果又不是生活必需品,都不吃就是了,没必要”只配啃核“那么悲情。
很多家长喜欢在孩子勉强强调自己的付出,强调自己对孩子的在意,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知道自己的辛苦,才会懂得感恩。但是过于刻意地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付出,久而久之,他们会习以为常,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不会产生感恩的心理,而且一旦家长为自己考虑得多一点,反而会让他们患得患失。所以这种”你吃果肉我啃核“的做法,多半只能感动自己而已。
如果总把付出挂在嘴边,很容易给孩子带来压力,不光取不到教育孩子感恩的作用,反而容易让他们有负罪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也不敢放开手脚。
爱子女,尽可能地为他们成长提供保障,是身为家长的基本责任。爱不需要挂在嘴上,为子女的付出也不需要公之于众,父母对子女的爱也应该是”随风潜入夜“式的而这个家长为子女做了一点点事就高调宣传,我想才是引来网友调侃和讽刺的原因吧。如果经济能力实在有限,有些消费超出家庭承受范围的话,为何不少买或者不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