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大山,位于广西的西部。这里的“十万”,是壮语“适伐”的发音,意思是“顶天大山”。这里生长着许多珍贵的野生植物,其中狭叶坡垒和十万大山苏铁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在这片茂密的森林中,有村民偶然发现了一种神奇的果实。它们挂满了树上,外表淡青色并覆盖着*褐色果皮,看起来像椰子;切开后,可以见到黑褐色果肉流出。
这种果俗称木苹果,六七十年代,在云南西双版纳还有很多,如今,在中国已经很少见到了,只有在广西和台湾还存留少量野生品种。
01
它不是苹果,大象喜欢吃,主要产地为印度,天山曾出现过
木苹果可不是普通的苹果!虽然名字里多了个“木”字,但实际上它和苹果却大不相同。它属于芸香科柑橘属中的一种落叶乔木,学名叫作象橘。
为什么会被称作“木”苹果呢?因为它的外壳颜色像木头,质地也很像木头!
在印度,由于大象最喜欢吃这种水果,所以人们还把它称作大象苹果。
此外,它还有别的小名,如湿婆果、猴果、三叶木桔与暹罗无花果等。
主要产地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并且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国家如柬埔寨、泰国等农村田野间。
据说,在天山山脉曾经出现过这种水果,但随着更加美味多汁的水果出现后逐渐被人们遗忘了。
木苹果树身高大挺拔,能长到10米高。树皮光滑,呈灰绿色,表面布满硬刺;枝叶十分茂密,树叶为掌状复叶,由5-7片卵形叶子组成,边缘锯齿明显,揉碎后能散发清新怡人的橘香味道。
02
果肉像罗汉果,果壳比椰子硬,咬一口酸你三天
木苹果是一种产量很高的水果,成熟季节时枝头上挂满了累累硕果。这些卵圆形的果实拳头大小,呈卵圆形,通常2-3个相连,看起来像椰子一样诱人。
果实表皮呈*褐色,上面有棕褐色斑点和白色绒毛,摸起来十分粗糙。里面则包裹着一个坚硬的木质壳,即使从高空掉落也不容易裂开。因此,在食用前需要使用锋利的刀子将其剖开。
与坚硬外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浓稠的果肉饱含强烈的酸腐气息,酷似一团腐烂已久的木头残,看起来和罗汉果有些相似。
未成熟时,果肉是乳白色,里面长有白色的小种子;成熟后,果肉则会萎缩,变成褐色或棕黑色,手指摸过,感觉粘粘的。
果肉看起来不讨人喜,但闻起来清香扑鼻,让人跃跃欲试。不过,吃起来就是一个涩字,就好像吃到了未成熟的三月李一样,咬一口酸到让你后悔三天。
03
木苹果被印度人奉为圣果,男女老少都喜欢吃
木苹果在中国因口感不佳而被淘汰,但在印度、泰国和柬埔寨等地却备受欢迎。
特别是在印度,木苹果更被视为圣果,男女老少都喜欢吃。大家不仅在家中吃;在街头,人们对木苹果也是趋之若鹜,随处可见人手一个木苹果,吃得那叫一个有滋有味。
街头小摊贩见顾客来,就用钻头将木头一样的外皮钻开,然后轻轻敲开一个小洞,在里面加入早已准备好的各种调料,再用一根木头做的小勺子,将里面的果肉和香辛料搅拌均匀,这样做出来的味道浓郁香辣,让人垂涎三尺!
如果你不太喜欢重口味的食物,可以把木苹果敲碎,挖出里面的果肉,并沾点盐巴、白糖和辣椒粉进行调味。
但是这三种作料并不足以掩盖其涩味,也只有从小就习惯吃木苹果的本地人才能接受这种口感。
如果你想要更好的口感,则建议搭配酸辣海鲜酱一起食用,鲜美的酱汁中和了木苹果原有的酸涩,一口下肚,让人回味无穷。
04
木苹果为什么在印度相当流行?
木苹果在印度风靡,不仅因为当地人喜欢它的味道,还因为它可以治疗腹泻和蚊虫叮咬。
研究表明,木苹果富含果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果肉中的果胶成分有助于肠道健康。
此外,木苹果的树干和枝条含有“菲罗尼亚胶”,以及树叶中含有单宁酸,这些物质都能消灭在肠道内蠕动的蠕虫。
而木苹果果壳中含有天然的驱虫剂——驱蚊酯。将外壳进行晒干后,再进行熬煮,煮开之后的水,可以当作驱蚊水,涂抹在被蚊虫叮咬的地方,有很好的止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