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会在冬春季节开花,具体花期为晚冬的1-2月或早春的2-3月,气候环境不同花期也不同,西南地区花期为12月到来年的1月,华中地区花期为2-3月。如果养护得不太好,那么它可能会延迟开花,在早春2-3月份的时候开花。在开花的4-7天之后,它会进入盛花期,大部分花儿都会在此时开放。在开花后的15-20天,它的花儿就会陆续凋零,花期也会就此结束。
形状特征:梅花的一种,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花呈淡粉红或红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梅花可分为系、类、型。核果近球形,有缝合线,*色或绿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附不易分离,6~7月果实成熟。
生长习性:喜温暖气候,有一定的耐寒力,花期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梅喜欢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时忌暴雨。梅在年雨量mm或稍多一点的地区可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比较耐瘠薄。亦能在轻碱性土中正常生长。根据江南经验,栽植在砾质黏土及砾质壤土等下层土质紧密的土壤上,梅之枝条充实,开花结实繁盛。阳性树种,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为长寿树种。
分布范围:中国是梅的原产地,这是举世公认的,已被充分的事实所证实。红梅分布范围很广,北界是秦岭南坡、西起西藏通麦、南至云南,长之鸿园林也是有红梅的培育基地。
常见病害和虫害:
红梅白粉病:此病常在湿度大、温度高、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发生。早春三月,梅花萌芽时,嫩芽和新叶易受病菌侵染,受害部位会出现很薄的白粉层,接着白粉层上出现针头大小的黑色或*色颗粒,后期叶片变*而枯死。
红梅缩叶病:可喷洒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亦可喷洒1%波尔多液,每隔一星期喷一次,3~4次即可治愈。
红梅炭疽病:病发初期可喷70%托布津倍液或喷代森锌倍液防治。发现其他各种病时,喷洒上述两种药液亦可见效。
红梅病虫害少,主要以天牛危害为主,防治方法:征对天牛成虫活动习性,进行人工捕杀。及早剪除被害枝梢。在夏至节前后消除虫卵及初孵幼虫。钩杀幼虫并用药物堵塞虫孔*杀幼虫。
主要价值:
园林绿化。红梅在园林、绿地、庭园、风景区,可孤植、丛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际、路边自然配植。若用常绿乔木或深色建筑作背景,更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
药用。梅花可以药用。
食用。梅花还能制成清香扑鼻的梅花粥,不仅能点缀粥的样子,还能疏肝通气,醒脑明目,起到健脾开胃的作用。
种植要求:
红梅适合在排水良好的黏土、壤土及沙壤土、微碱性土地块种植,生长得比较好,在含腐殖质多的背风阳坡或半阳坡种植,生长得最好。
选择合适的品种种植,株距3-5米,树穴规格50厘米×50厘米×40厘米,红梅树根系分布在表面40厘米土层中。
红梅树种植时间为11-12月份,种植时挖好树穴、施好底肥,如果土壤太黏,应该在树穴厘米加细沙石、碎秸秆或煤灰等,方便排出积水,将过长根系修剪一下即可进行种植。最好是将根系沾泥浆,泥浆里面加适量的生根粉、多菌灵、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种植好后浇透水,小苗50-70厘米时剪截,用三角竹木竿固定苗木,以防大风吹摇。
红梅常见繁植方法有播种、嫁接、扦插、压条等,嫁接方法比较常见,嫁接法生长速度快,红梅抗病性和耐寒性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