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炎,对于此类患者,若保守治疗,膝关节疼痛减轻不明显,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手术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活动受限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用于置换的人工髋关节、膝关节使用量逐年增加,但高昂的关节置换费用曾困扰着广大患者,为减轻需进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经济负担,按照《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医保发〔〕31号)要求,医院认真执行国家组织集采人工关节患者带量采购*策,5月20日上午,医院骨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完成首例双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为一名72岁老人实施一次性双膝关节置换术,帮助老人解除了困惑20余年的痛苦。
5月18日上午,患者高先生到医院就诊,双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20年,引起关节变形,患者要求进行手术治疗。骨科主任朱砂及主管医生鲍喜郎接诊后,立即给予患者X线检查,显示患者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双膝关节疼痛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活动受限,与患者家属沟通后为其实施双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医生立即为患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同时联合心血管内分泌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会诊,评估患者是否可以耐受手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5月20日上午11点钟,在外聘专家张凤桐主任医师的带领下,骨科主任朱砂、主任医师张帆和主管医师鲍喜郎为患者实施了双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在医务科主任麻醉医师薛玉龙的配合下,历时3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安全返回病房,术后第3天,在助步器的辅助下,患者已经可以下地活动。
“以前做这个手术,费用要好几万,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压力不小。现在好了,只要几千块,感谢国家的好*策,感谢医院骨科的医生,我真的是赶上了国家的好*策啊,既治好了病,又节省了钱。”5月21日,高先生激动地对医护人员说。
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集采是利国惠民的医改*策。据年6月国家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人工关节是国家组织开展的第二类集中带量采购的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后,人工髋、膝关节假体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到1万元以内,人工关节正式告别“万元时代”。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此次国家集采关节还充分结合了患者临床需求和关节假体的类型、特点,在降低价格的基础上还能保证临床治疗质量,真正实现了人工关节“价格优惠”和“质量保证”。
朱砂主任介绍道,关节炎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不死癌症”,我国约1.2亿人正在经受着骨关节炎的折磨,其发病率远超心脑血管疾病,致残率高,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在近代人工髋关节成功应用于病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新技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关节损伤、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治疗髋关节末期疾病的“终极”解决方案,目前临床上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等情况。通过关节置换手术用人工髋关节代替疼痛且丧失功能的自体关节,解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纠正关节畸形,有效地解决晚期膝关节病痛,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功能锻炼数周后,患者就能恢复正常行走的功能,走路与正常人无异。
自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开展以来,院领导高度重视,各科室通力协作,全面落实集采工作,严格执行药品、医用耗材等带量采购,全力保障患者需求,不仅降低了患者的诊疗费用,减轻就医负担,还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花最少的钱,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目前,医院骨科已开展1例髋关节置换手术、2例单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1例双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医院骨科将继续努力奋斗,为广大患者的关节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许田田本报记者高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