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病理表现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那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用药才最有效呢?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开始传统合成抗风湿药物治疗。推荐首先选甲氨蝶呤单用,并改善生活方式,包括禁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以及适当运动。此外,在甲氨蝶呤治疗期间补充叶酸以减少胃肠道副作用、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对有甲氨蝶呤禁忌者,可换用来氟米特或柳氮磺吡啶单用。对中/高疾病活动度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使用传统合成抗风湿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快速控制症状。但糖皮质激素不宜长期使用。
经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或柳氮磺吡啶等单药规范治疗仍未达标者,建议2种或3种传统合成抗风湿药物联合使用。对甲氨蝶呤反应不足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联合3种传统合成抗风湿药物(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羟氯喹)能较好地控制疾病活动度。经传统合成抗风湿药物联合治疗仍不能达标时,可考虑延长治疗时间。研究显示:延长治疗时间,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缓解率,且患者用药安全性良好。
经传统合成抗风湿药物治疗未达标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建议采用一种传统合成抗风湿药物联合一种生物制剂抗风湿药物治疗,或一种传统合成抗风湿药物联合一种靶向合成抗风湿药物进行治疗。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与托珠单抗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制剂抗风湿药物。托法替布是目前最常用的靶向合成抗风湿药物。在使用上,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托珠单抗和托法替布目前并无优先顺序。当传统合成抗风湿药物联合其中一种治疗未达标后,可在三者间更换另外一种进行治疗。
一般经生物制剂抗风湿药物或靶向合成抗风湿药物治疗6个月左右可缓解病情。病情缓解后可考虑对其逐渐减量,但减量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谨防复发。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处于持续临床缓解状态1年以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停止使用药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