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让中国人吃上放心食品,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多 [复制链接]

1#

前段时间回老家跑了下各个乡村,原本是为了对“乡村振兴”进行调研考察,没想到却让我对食品安全有了新的思考,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吃的问题。

第一天我骑行了15公里来到一个乡镇,在朋友家的菜园子里心满意足地啃了一个西红柿,口感软糯、酸酸甜甜,咬一口汁水满嘴都是,更惊喜的是,这个西红柿竟然还有沙沙的口感,一下子就带我梦回童年。

我一边啃西红柿一边和大爷聊天,我说为什么现在超市卖的西红柿没有这样的口感?它们全都果肉偏硬,甚至有点脆脆的,完全吃不出西红柿的味道。

大爷抽了口烟笑着和我说:“你听说过茎抹药么?”我摇了摇头,大爷继续说:用了这玩意,一个杈的番茄很快就会变红,能够提前20多天上市,可赚钱了咧!我好奇地追问,这样有什么副作用么?大爷玩味的看了我一眼,副作用你刚不是说了嘛,口感偏硬,不好吃,没有番茄味,而且……如果用得太多,*素还有可能渗透到果肉里,后果是啥不好说,不过最近几年怪病可多了咧。

我带着复杂的心情骑车回到城里,到家时已是傍晚时刻,老友听说我回家的消息,约着晚上出去喝碗凉粉,湖北天热,乡亲们每逢夏季都会喝点凉粉、石花粉、绿豆汤解暑。

我和老友一人一碗凉粉端坐在路边,入口那一瞬间,酸甜的口感直冲中枢神经,我随口说了一句:还是老家的凉粉甜啊。老友应了句,好喝确实好喝,还是要少喝点。

我疑惑的看着他,他舔了一下嘴角的糖水缓缓说道:我们在家也会自己做凉粉,但无论我们放多少糖,都没有外面店子里那么甜,你不觉得这种甜有点腻人和反常吗?我回味了一下之前的味道,突然觉得那种直冲中枢神经的甜味确实来得猛烈了些,就询问他为何如此,老友继续说:据我所知,现在很多店子为了生意好,都会在凉粉中添加糖精,这样口感明显强于自己家里做的,但缺点是吃多了对身体器官会有很大的负担。

难道就没人管吗?我反问道。谁管?糖精是工业用糖,本来就是合格合规的产品,少量吃又不会有大毛病。听到这句话,我一时间沉默无言。

半夜回到家里,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本来我以为*奶粉、地沟油、苏丹红、瘦肉精这些已经是我们看到的全部,没想到食品安全领域竟然还有这么多隐藏的秘密。

第二天我特意带着目的去询问了相关行业的朋友,结果得到的消息让我十分震惊,有一个开餐馆的朋友告诉我,他说他每次去调料品批发市场进货,老板看他的眼神都十分异样,刚开始他没有在意,但是后来发现别人去进货要的东西他竟然听都没听过,每次老板都是跑去仓库里拿出一些黑袋子和白罐子递给别人,是什么他现在都没弄清楚,但是他自己去其他店子吃过几次,同样的家常菜,别人的吃起来就是更香更容易上瘾,而且别人卖的价格还更便宜。

还有另外一个在单位食堂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地沟油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很简单的道理,一提油好几十块钱,如果全部用新鲜油,那些做油炸生意的人根本就赚不到钱,所以现在外面的店子,尤其是那些流动摊贩,用的都是地沟油。

根据他的经验,单位食堂、大酒店、好学校的食堂用的是最上等的地沟油,和新油差别不大;医院食堂、普通学校、大火锅店用的是次等地沟油;一般的饭店、私人企业食堂用的就是低等地沟油了;至于苍蝇馆子、路边摊用的什么,你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

带着好奇,我晚上跑到一个油炸摊贩蹲点,等了3个小时,终于看到老板不知道从哪里用一个没有标签的塑料桶提了一桶*得发黑的油过来,老板一边换油一边和买炸串的学生说,我这边好吃不贵又香,记得推荐你的同学过来啊,学生一边吃,一边笑嘻嘻的答应。

我有点恍惚的离开,原本准备喝碗凉粉解解暑,想了想最后还是回到家里喝了两杯白开水,那天的夜晚非常安静,我却看着天花板失了眠。

为什么中国会有这么多食品安全问题?每次聊起这个话题,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处罚力度不够大,如果查出直接判死刑,那肯定局面会焕然一新。

曾经我也这样认为,但随着我阅历的增加,对中国国情的进一步了解,我才终于发现,其实监管不严只能算原因之一,甚至都算不上主要原因。

中国的食品安全之所以会被频繁的爆出各类问题,其实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后遗症。

很多人肯定会觉得,不要什么都甩锅给经济发展,我觉得大家不要着急,我非常清楚,只要我和其他人一样,大骂几句监管部门不作为,就能获得很多赞同,但我们一定要明白,中国的社会问题,必须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出解决之道,抖机灵输出情绪是最简单的,但往往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我之所以说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还是经济发展问题,是因为其他国家在我们这个发展阶段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

多年前,老罗斯福总统在吃早餐时看了一本叫做《丛林》的小说,看着看着,他突然大叫一声把桌子上的香肠火腿之类,连着盘子就扔到了窗外。

工作人员大吃一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后来大家清楚了,原来《丛林》书中谈到了一名记者在达哈姆家族的联合畜产品加工厂里的所见所闻,他在里面是这样描述的;

“从欧洲退货回来的火腿,长了白色霉菌,切碎后填入香肠;仓库存放过久已经变味的*油,重新融化,添加硼砂、甘油去味后,返回顾客餐桌;在香肠车间,为制服成群结队的老鼠,到处摆放着有*面包做的诱饵,*死的老鼠和生肉被一起铲进绞肉机;工人在一个水槽里搓洗油污的双手,然后用水槽里的水来配置调料加到香肠里去;人们早已习惯在生肉上走来走去,甚至直接在上面吐痰,而有的工人是结核病人。”

从那以后,老罗斯福决心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直到后来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诞生,美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才逐渐好转。

FDA诞生于年,那时候美国刚刚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中国目前正处于追赶第一的阶段,我举美国的例子不是为了比烂,是为了告诉大家,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国家处于经济腾飞期,就极大概率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只是最宏观的表象,我们细分到社会所有领域就会发现,经济的高速发展带给普通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生活节奏变快了。

当GDP开始高速增长,也就意味着国家财富在快速累积,人民作为国家的一份子,在参与这场财富分配的时候,也会感受到快节奏的压力。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条街有五家牛肉面馆,原本五家都卖10块钱一碗,大家相安无事,但有一天,其中一个老板看到经济发展了,大家都有钱了,就想招揽更多的生意,于是他就想办法提升味道,降低成本,一开始他想的是常规方法,但后来发现这样竞争好像很难赚到钱,看着大把的钞票在面前,他开始动了歪心思,于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有一个人找到了他,告诉他,有一种材料可以让人吃了就上瘾,还能想办法帮他搞到更便宜的牛肉,你说他会不会动心?

可能你会说你不会,我相信你,但谁能保证五家店的老板全都不会?一旦有一家老板做出了改变,他家店子的牛肉面味道更香,还只卖8块钱,那很快就会垄断那条街的人流量,其他店子老板要么一起改变,要么就被淘汰,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

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存活下来的店子全都是想了歪点子的店子,最后所有人都默认这样做是正常的,就像当初的一个传言一样,三鹿爆出了三氯氰胺事件之后,各大奶粉厂商纷纷批评他,他们说:我们都是在奶粉中添加三氯氰胺,你为什么在三氯氰胺中添加奶粉?

有人可能会说,这就是商家的良心问题,和你说的经济高速发展有半毛钱关系?很简单啊,这一切的前提其实是建立在大家手里有钱愿意消费的基础之上,经济高速发展,大家赚的都是快钱,花钱也就没有底,市场需求在这里,就会倒逼商家去争这块蛋糕,可一旦经济下行,就像如今这样,当大家日子都不好过的时候,就会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消费也会回归理性,也对食品安全问题更加敏感了,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人顶风作案,就会面临两个问题:1.愿意花钱的人本就少了,利润空间降低。

2.大家赚钱不易,对花出去的钱很敏感,举报的风险变高。

此消彼长之下,商家就不愿意去冒风险了,更重要的是,当人民的消费回归理性,国家的法制也在同步完善,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也会越来越严。

我纵观全球,世界各国基本都是在走过了经济高速粗放式发展的阶段之后,才一步步完善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的,多年前的美国如此,50年前的日本也是如此,今天的中国也正在走加强监管的道路。

那么,是不是只要国家加强监管就一定能解决问题?我认为并不是,美国和日本,之所以如今食品安全能够得到保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的产业集中化,大企业化。

什么意思?我举例说明,假设现在国家铁了心要整治地沟油问题,要求所有公务员把流动摊贩也纳入到监管范围,那么很快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手不够,中国的流动摊贩少说有几千万吧,公务员才多少人?一个公务员监管一个摊贩也不够用啊,更重要的是,谁能保证工作人员不会和摊贩利益勾结?是不是还要给每个摊贩派一个纪委?你自己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对这种大面积零散经营商家的管理,在人类历史上本就一直都是重大历史难题。

欧美为了解决问题,他们想的方法是产业集中化,大企业化,既然监管几千万个商家我们有心无力,那我们就集中精力监管几个大企业就好了,就拿肯德基来说,他的店铺遍布全美,FDA在监管的时候需要天天去每个店子里查么?不需要!他们只用去肯德基的总部进行监管,然后告诉肯德基的高层,出了问题就罚死你,后期再组织不定期的抽查就可以了。

食品安全领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领域,因为他的原材料直接来源于农牧渔业,就拿小小的蛋糕来说,所需要的原料就已近十种,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不达标,而这十种原材料背后可能又会涉及到家企业和0个农民,按照中国如今这种分散式经营的模式,查起来非常困难。

为什么我国的农村迟迟没有上大规模机械化?就是因为有复杂的历史原因,土地使用权问题不好统筹规划,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乡村振兴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一点不是今天要讲的重点,改天我单开一篇。

也就是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恐怕需要一场社会结构的大调整,数字化管理和乡村振兴,我个人认为会是助推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手段,大家有疑惑的可以在评论区和我讨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