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植物生长
面向年龄段:小学2-3年级
教学目标
1.知道种子植物会产生足够的种子,以延续它们的物种。
2.知道种子植物从种子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长过程,重新产生种子,完成一个生命周期。
3.能够仔细观察果实的结构。
4.学习词汇:生命周期。
学习成果评价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细致观察果实的结构,不能说出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
层次2:能细致观察果实的结构,知道植物的各个生长阶段。
层次3:能细致观察和描述果实的结构,能按顺序说出完整的生命周期。
教学背景
这节课将带领学生观察果实,收获种子,并总结植物的生命周期。
小知识:果实的基本结构
植物的花传粉受精以后,花萼花冠一般都会脱落,雄蕊和雌蕊的柱头花柱也都凋谢,但雌蕊的子房却慢慢膨大起来,逐渐发育成果实。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因此果实的结构分为果皮和种子,在科学定义上并没有果肉这一结构,一般我们吃的桔子、桃子的肉都是果实的果皮。
在我们平时吃的果实里,大多数是子房发育而成的真果,但也有由花的其他部位参与一同发育而成的假果,如:草莓(由花托发育而来)、菠萝(由花序的花轴发育而来)。
▲不同的果实(图片来源于网络)
教学准备
材料:学生种植的植物、信封、上一代的种子、学生活动手册、小组记录单、集体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一周以来植物的变化。
●你们的植物结果了吗?
●数一数,你的植物共结了多少果实?
1、教师让学生摘一颗果实下来,仔细观察。
●说说这种植物的果实是什么样的?
●看看果实里面有什么?
2、教师发放亲代的种子,让学生将它和子代的种子进行比较。
●将之前我们种的种子和现在我们收获的种子比一比,它们一样吗?
3、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植物的生命周期,并记录下来。
●植物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阶段?
●从什么开始,最后又产生了什么?将你所知道的植物的生长过程画下来。
1、组织全班交流,教师将学生汇报的整理在集体记录单上。
●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看看我们总结的植物生长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告诉学生,这一个循环就是植物的生命周期)
2、让学生将摘下果实,并取出种子装入信封,写上小组名称、种子名称、收获日期。
●数一数你们共收获了多少种子?
●哪一组收获的最多?你能分析出原因吗?
●我们一开始种了几颗种子?现在收获了多少种子?
教学建议
1、学生收获的种子可以让学生带回家收藏,作为第一次种植的纪念。
2、结完果的一年生植物将会逐渐死去,但在它死亡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继续照顾它。
教学记录单
▲集体记录单
▲课后小记
(来源:“汉博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