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松动术对骨关节炎痛觉过敏的初步影响
摘要
物理治疗师经常采用下肢关节动员来减轻疼痛和增加功能。然而,几乎没有实验数据证实其功效。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辅助膝关节松动术对骨关节炎痛觉过敏的初步影响。该研究采用双盲,对照,受试者内重复测量设计。38名轻度至中度膝关节疼痛患者参加了研究。将胫股关节9分钟,无*,AP动员的效果与手动接触和无接触干预进行比较。在每次干预之前和之后立即测量压力疼痛阈值(PPT)和3-m上下时间。结果显示膝关节活动后PPT平均增加(95%CI)百分比(27.3%(20.9-33.7))显着高于手动接触(6.4%(0.4-12.4))或无接触(9.6%(20.7至1.6))干预。膝关节活动也增加了远端非疼痛部位的PPT,并且比手动接触(0.4%(4.2至3.5))或无接触控制显着减少了“上下”时间(5%(9.3至0.8))(+7.9%(2.6-13.2))干预。因此,该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即膝关节松动术对骨关节炎产生局部和广泛的痛觉减退作用。因此,它可能是减轻这一人群疼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膝关节松动术;骨关节炎;膝关节疼痛。
目录
摘要
目录
1.引言
2.研究方法
2.1.参与者
2.2.测量措施
3.影响
3.1.对疼痛相关措施的影响
3.2.进一步的研究局限性
4.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引言
辅助运动在疼痛关节中的应用长期以来一直是手动治疗实践的基础。虽然脊柱和外周关节动员继续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但几乎没有实验数据证实其在减轻疼痛或改善功能方面的有效性。迄今为止,只有两项研究探讨了下肢动员的痛觉减退效应,这两项研究都集中在踝关节上。很少有研究调查关节松动术对运动功能的初步影响,研究发现,肘关节活动不仅可以减轻疼痛,还可以增加慢性网球肘患者的无痛握力。
2.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双盲、对照、重复测量设计,所有受试因素均在受试者范围内。
2.1.参与者
研究对象为膝骨关节炎引起轻度至中度疼痛的志愿者。40名受试者对当地报纸、医院门诊部和社区理疗团体刊登的广告做出回应。在一次简短的电话采访后,如果志愿者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膝关节骨关节炎分类,则纳入志愿者。这需要有膝关节疼痛的常规经验,加上X光片上的骨赘,或结合晨僵和40岁或以上的年龄。该分类系统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并被广泛用作临床诊断工具。志愿者被要求携带他们最近的膝关节X光片参加第一次治疗。这项研究还要求参与者能够在有或没有辅助的情况下短距离行走。如果志愿者最近接受过下肢手术,同时患有炎症或神经疾病,膝关节周围感觉发生改变,或出现认知困难,则被排除在外。伦理批准获得科廷大学人类研究伦理医院人类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参与者都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书。
2.2.测量措施
根据临床研究文章,使用数字压力痛阈仪测量压力痛阈(PPT)。在之前的许多研究中,这一测量结果显示了良好的可靠性,证明了类内相关系数(ICC)在0.95和0.99之间。PPT被定义为受试者感知机械性疼痛的最低刺激强度。痛觉减退,或对机械性疼痛刺激的反应降低,因此表现为PPT增加。对受试者受累膝盖内侧的最痛点进行触诊、标记和拍照,以确保治疗期间的标准化。在受试者侧卧的情况下,使用1cm2的测光仪探头以40kPa/s的速率在处向皮肤施加压力。指示受试者在压力感明显变为疼痛压力时激活按钮,并记录结果值。受试者在每个实验条件之前和之后分别进行一次练习和三次记录的试验。计算平均PPT的变化进行分析。以相同的方式从同侧足跟内侧采集一系列PPT读数,以提供远端非病理部位的对照数据。
每个受试者在三个疗程内以随机顺序经历了所有三个实验条件。所有条件总共应用10分钟,包括三组3分钟,交替30秒休息。所有口头指示和定位都使用脚本严格标准化。
治疗条件包括胫骨在股骨上的大幅度AP滑动。受试者舒舒服服地仰卧,膝盖略微弯曲,支撑在枕头上。压力疼痛测试的受试者姿势,显示标准化的患者姿势加上使用胶带标准化膝关节角度。在膝盖内侧的一个预先评估和标记的点上应用压力测力计,治疗师用一只手稳定股骨,同时用另一只手对胫骨近端进行无痛的摆动式滑动。
手动接触条件精确再现了治疗条件的手部定位,无需进行任何移动。所有的互动、程序和时间安排都是相同的。
无接触控制条件再现了所有交互、程序和定时,无需应用任何手动接触。
主要程序受试者在一天的同一时间参加三次,每次间隔至少48小时,以控制结转效应。要求受试者在研究期间继续服用正常药物。在第一次会议上,使用专门设计的问卷以及WOMAC疼痛和功能子量表收集有关膝关节疼痛、慢性、共病、药物和功能状态的初步数据。当需要满足ARC标准时,主要研究人员对膝关节X射线报告进行审查。一次简短的身体检查评估了膝关节的运动和感觉范围,并确保所有受试者都能区分尖锐和迟钝。在双侧膝盖疼痛的情况下,受试者指定最疼痛的一侧。在随后的治疗中,受试者被要求在测试前完成WOMAC疼痛量表。在此之后,评估研究人员进行了定时“向上走”测试加VAS,然后进行脚跟和膝盖PPT测量。完成后,为了保持对条件的盲视,评估员离开了房间,同时一位经验丰富的操作理疗师应用了三种实验条件中的一种。条件顺序是预先随机化和限制的,以确保两天之间条件的平均分布。程序完成后,评估员立即返回,重复PPT、定时“启动”和VAS测量。要求受试者在疗程结束后24小时完成WOMAC疼痛量表。在整个数据收集阶段,评估员始终对情况视而不见。为了促进受试者致盲和减少潜在的互动,研究人员和受试者之间的讨论一直被最小化,播放轻松的音乐,并要求受试者在应用过程中闭上眼睛。直到最后一次会议之后,才对绩效进行反馈。受试者致盲程度通过一份简短的、自我管理的、书面的实验后问卷进行评估,类似于先前的研究。受试者被要求说明他们是否在任何一个疗程中经历过物理治疗,如果是,在哪个疗程中。
3.影响
3.1.对疼痛相关措施的影响
该研究证实,在轻度至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9分钟的胫股关节辅助动员立即比手动接触或无接触控制程序更有效地增加膝关节PPT。动员使膝关节PPT增加27.3%,而手动接触则为6.4%,表明对机械疼痛的敏感性明显降低。这与来自脊柱动员研究的证据相对应,其证明治疗后PPT改善约25%和30%。它还支持周边关节动员后发现的类似模式。急性踝关节损伤比手动接触程序增加了23%的PPT。用运动技术进行肘部动员可以使PPT提高15.4%。因此,外周和脊柱动员立即减少机械性痛觉过敏而不是控制程序。根据对其他措施的调查,超过15%的改善可被认为反映了临床上显着的效果。可能需要特定类型的刺激来产生最佳响应。在一项类似设计的研究中,Collins等报道持续滑翔程序对亚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的机械疼痛阈值没有影响,而手动接触控制程序使PPT显着增加。经过仔细检查,这项踝关节研究与可比较的研究形成鲜明对比,实际上使用关节的温和重复运动作为手动接触控制。持续治疗程序。所有这些证据表明,提供痛觉过敏刺激的是重复运动,而不是对肢体的持续压力。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一点。重复动员增强的痛觉减退作用可能反映了局部细胞环境的变化。Sambajon等人最近对健康动物成纤维细胞进行的体外研究表明,运动可能会改变炎症介质的浓度,已知这些介质会使外周伤害感受器敏感。在成纤维细胞经受机械变形循环之前和之后评估前列腺素PGE2(一种与关节炎痛觉过敏强烈相关的炎症介质)的水平,其被设计为模拟动员效应。24小时后,发现这些细胞比未受干扰的对照细胞含有少近70%的PGE2。
3.2.进一步的研究局限性
功能测试期间疼痛的VAS数据和WOMAC疼痛子量表数据均不确定,表明在任何实验条件下变化最小。但是,这两种工具的基线值都很低,从而降低了在任何实验条件下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性。这种反向天花板效应可能反映了受试者表现出的相对温和的OA效应。上面已经注意到,该研究中的受试者报告的疼痛和功能限制明显少于等效研究中的受试者。反过来,这可能反映了不同的招募方法,因为本研究中的受试者是直接从普通人群中招募的,而不是从既定的疾病管理计划中招募的。虽然超出了目前调查的目的,但进一步调查临床疼痛测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将是有用的,以及算法等实验措施,在疾病严重程度不同的受试者中。
4.结论
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对膝关节松动术对骨关节炎疼痛和功能的初步影响。该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即人骨关节炎膝关节的辅助松动具有直接的局部和更广泛的痛觉减退作用。这支持了动物研究中的反应。因此,临床上,关节松动术可能是减少骨关节炎疼痛的有效手段,并且可能潜在地改善运动功能。
参考文献
[1]Theanalgesiceffectofjointmobilizationandmanipulationintendinopathy:anarrativereview,-
[2]张金龙,雷中杰等.关节松动术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5)-.
[3]王刚,张德清,林元平,等.体外冲击波与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
[4]颜如冰,何成奇.关节松动术临床应用进展[J].华西医学,(4):-.
[5]李杨闯,周贤刚.以关节松动术为主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2):-.
[6]蒋黎明,*尚*,于小明,等.体外冲击波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2):-.
[7]陆艳红,石晓兵.膝骨关节炎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6):81-84.
[8]吕厚山,孙铁铮,刘忠厚.骨关节炎的诊治与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7-22,60.
[9]牛雪飞,苏辉棠.关节松动术联合物理因子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受限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5):-.
致谢
蓦然回首,时光如梭。撰写论文意味着这段特别的经历即将画上句点,在这段弥足珍贵的经历里我达成了很多目标,有了很多不同的感悟和成长,遇到了很多可爱的人,拥有了许多值得一生回味的故事。在文章完成之际首先要向我的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她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帮助,也感谢她严谨治学的态度、深厚的专业素养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论文的选题、架构以及观点上,我的导师都提出了很多让我醍醐灌顶的意见,并在百忙之中多次帮我校对论文,不厌其烦地对于我的文章细节进行细心指导,使得本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少走了许多的弯路。
另外,我要感谢陕西中医药大学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广阔的平台,使我既学习到了专业知识,也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让我受益终生。
最后,我要着重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予我无私的爱和支持,让我充满力量、让我幸福快乐且无忧无虑地度过大学生活。
这段学生经历充盈了我的人生,成为我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同时,我也结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和前辈,回首过去的几年,心中感慨万千,满是感恩和庆幸;展望未来,心中有无限遐想,我将带着满满的勇气,继续嬉笑面对人生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