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关节炎常见,中国40岁以上人群X线诊断膝关节炎总患病率为28.7%;5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为44%~70%[4];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50%;75岁以上人群约有80%。骨关节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没有任何治疗方式能够逆转或终止骨关节炎进程、使透明软骨完全修复;但通过早期诊断和紧密的康复治疗能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将病情控制在一定程度内。
疼痛和肿胀是最主要的症状,伴有红、热、关节僵硬、动作不稳、日常活动能力下降以及心理压力等问题,最终将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无法独立生活,苦不堪言,急需攻克。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好发于老年负重关节及活动量较多的关节,如颈椎、腰椎、膝关节、髋关节等。
一是早期预防,延缓病变发展,首选保守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减少残废。
二是保守疗法,绝大多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都是以保守疗法为主,可以外用膏药进行治疗,假如刚开始出现膝关节疼痛,局部外用膏药即可,然后可以进行局部理疗治疗。肿胀和疼痛比较明显的时候,可以进行针灸治疗,也可以进行局部热敷。假如疼痛比较明显,还可以口服药物治疗,西药一般是非甾体抗炎药,比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如果关节软骨受到磨损,会服用氨基葡萄糖酸钠胶囊进行治疗。
要是局部关节间隙变窄、活动受限,尤其屈伸活动受限,可以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
三是功能锻炼
肌力训练
动作要领:患者坐于床边,双脚垂悬,双腿同时进行膝关节伸直训练,每日1次,每次15-30分钟,可通过在足踝处增加沙袋的方式循序渐进增加训练强度。直腿抬高训练动作要点:取仰卧位,患肢伸直,脚尖向上,患肢缓慢上抬,与地面呈30°,注意不要过高和过低。勾脚对抗动作要点:取坐位,双腿伸直,膝盖骨和脚尖垂直向上,膝盖后方尽可能贴近地面。下肢抬高训练动作要领:俯卧位,膝关节伸展,髋关节后伸,在空中保持5秒,然后放下。臀中肌训练动作要领:健侧卧位,患侧下肢伸直抬高,与床面呈约45°角,训练坚持10秒,10次/组,3组/次;每日1-2次。桥式运动动作要领:把臀部用力撑上去,停住两秒,再慢慢放下关节活动度训练动作要领:取仰卧位,尽量伸直膝关节,双腿交替,依次弯曲膝关节,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平衡感训练::在膝盖肌力增加之后,也要训练动态平衡感和本体感觉,避免跌倒
如:重心转移运动:把重心移到左脚,停留30秒,再移回右脚;单脚平衡站立:约30秒,做3次;侧向跨步运动:可在地上放些障碍物,跨越的时候,同时保持平衡等
处理膝盖关节炎,需要训练膝盖周围的肌力,来支撑体重和稳定膝关节,避免软骨持续磨损流失。同时也可以玻璃酸钠注射,进一步修复磨损的软骨和周围受伤的肌腱韧带。借助肌力训练和药物注射,达到最好的治疗。
平时还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而且相对安全。常见的训练方式包括:步行、慢跑、游泳、骑车。
膝关节的养护,预防意义更大
其实,无论有没有患膝骨关节炎,都应注意对膝关节的养护。1、尽量避免身体肥胖,防止加重膝关节的负担,控制体重。2、注意走路和劳动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下蹲,因为下蹲时膝关节的负重是自身体重的3-6倍,即使下蹲最好改为低坐位(坐小板凳),长时间坐着和站着也要经常变换姿势,防止膝关节固定一种姿势而用力过大。3、走远路时,一定要穿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避免膝关节发生磨损。4、参加体育锻炼时要做好准备活动,轻缓地舒展膝关节,让膝关节充分活动开以后再参加剧烈运动。5、爬山、爬楼会对膝盖前方的髌骨产生很大的压力,特别是下山或下楼梯时的压力又比向上爬的压力高出2~3倍。因此,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当尽量避免爬山、爬楼运动。6、膝关节遇到寒冷后,血管会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防止膝关节受凉。7、饮食中注意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适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