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规范治疗中,患者的就医行为很重要
所以,在规范治疗中,患者的就医行为很重要。有的患者恨病吃药、有病乱投医,吃了药物就要求马上有效果,没有效果就换药物、换医生,这是很错误的做法。
人体每一次使用一种药物,自身都会产生一个适应性的过程,适应性会降低药物的敏感度,中断用药,下次使用,可能需要提高药物的治疗剂量。一些患者,药物都使用遍了,却没有一个药物好使,常常与频繁更换药物有关系。
临床上难控制的类风湿关节炎类型,大约10%左右,这样的患者,可能需要到医院就诊,可能需要生物制剂等高费用治疗,这是疾病决定的。
四、规范治疗中也会出现暂时性的症状波动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的症状,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波动,有时候甚至出现关节的肿胀。
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要找一找原因,而不是担心会不会复发,是不是疾病在加重。常见因素有:劳累、天气变化、感冒、心理压力、睡眠、月经等等。
找到原因后,对应调整,一般一周内会减轻或者恢复正常。如果没有原因、一周内不能恢复、身体一直处于疲惫状态,及时和自己的主治医生联系,医院。
五、相信医生,不要盲从病友经验
不规范治疗的因素中,有一部分是医院的不信任。现在各种各样抹黑医生、医院的信息,其实很多是不负责任的,即便不是故意为之,也是夸大个例。
还有不少是误解--对于疾病诊断、治疗的误解,得出的错误结果。互联网只有传播没有纠错的功能,这样的信息,往往会让更多的人产生错误看法。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某个患者个人的经历、某个没有医德不负责任的医生,都在有意无意、或大或小地损害整个行业的风气,影响到患者的就医。对于我们患者而言,不能盯着那粒老鼠屎。
类风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再了解,也不会超过专科医生的水平。患者看到的是单一的疾病、单个的药物,但是医生的治疗,是建立在生理、病理、诊断、药理、临床经验基础上的,你了解的内容,不及专业的百分之一,怎么能够随意怀疑医生呢?
患者之间的病情、治疗交流常常非常的片面,一个患者的情况,不可能三言两语、几百个字就讲述清楚,因此,如果根据病友经验、脱离专科医生治疗,那么,会产生很大的风险。特别是某些私人性质、小医疗机构的所谓特色性治疗,即便信息是真实的,也不要盲目尝试。类风湿关节炎的规范治疗、达标治疗这样的理念,这些地方是做不到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