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栽培的首要问题:是要解决采用什么样的砧木,才能达到理想的防病增产效果,也就是说砧木种类及其特性对果树嫁接栽培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砧木的基本要求
适宜的砧木应具备亲和性好、抗病性强、生长发育快、对产量和品质无影响等特性。
1、砧木的亲和性
砧木的亲和性一般用亲和力表示。亲和力包括嫁接亲和力和共生亲和力。
嫁接亲和力是指砧木和接穗愈合能力,嫁接后易愈合,成活率高则嫁接亲和力高;
共生亲和力是指嫁接成活后的共生能力,嫁接苗发育正常,能正常结果,无生育不良现象,即亲力强。
嫁接亲和性表现在:接穗和砧木断面的形成层互相结合,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相结合并开始分裂分化,内侧形成木质部,外侧形成韧皮部,最终接穗与砧木完全结合。
共生亲和性表现在:植株嫁接成活之后,根系吸收的养分输送到接穗,接穗同化作用产生的有机养分又输送到根部,双方输送的物质,从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能满足对方的需要,使嫁接苗和自根苗一样正常地生长发育。如果地上部和地下部彼此供给的养分失调,那么嫁接苗则表现为僵化或植株发育不良,以至植株中途枯萎死亡。
2、砧木的抗病性
提高抗病性是嫁接栽培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砧木本身是否具有抗病能力特别是抗土传病害的能力,是判断其是否能作为适宜砧木的重要标准。病菌侵入后,嫁接苗根尖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褐变,这种褐变是根尖阻止病菌侵入的一种生理反应。
3、砧木的生育特性
通过了解砧木的生育特性,可以更好地与接穗品种,与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配套。一个品种的适宜性,只能因时因地而言。
4、产量与品质
增加产量是嫁接栽培的最终目的,因此要求每一种砧木必须具备增产的能力,而这种增产能力又主要是通过砧木的抗病性和抗逆性来实现的。也就是说采用高抗的砧木与栽培品种嫁接,通过砧木来阻止病原菌的侵入,诱导植株产生抗性,增强生长势,以减少或控制发病株的出现,最后达到群体产量和单株产量的共同提高。但是并不等于具备了优良砧木就能高产,好的砧木只能是获得高产的一个基础,还必须掌握准确的嫁接技术和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如施肥、灌水耕作植株调整等)才能发挥砧木的增产优势。
品质问题也是选择砧木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型、果皮厚度、果肉的质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在商品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深入研究砧木与果实品质的关系,搞清楚每一种砧木对嫁接后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而选用高质量的砧木,是不断提高嫁接栽培效果的重要基础。
没有经过试验的砧木不能直接用于生产,以免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果树嫁接育苗常用砧木及其特性
目前+人已